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,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。2021年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人數和外出就業務工人數比2020年實現“兩個高于”,堅決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。[詳細]
大山深處的馮南垣村人在新時代的春風里鉚足干勁,用勤勞雙手重建美好家園,用不懈奮斗創造幸福生活。[詳細]
當時間跨入七十年前,新中國成立之初,第一任右玉縣委書記張榮懷、縣長江永濟,響亮地提出了“右玉要想富,就得風沙??;要想風沙住,就得多栽樹;要想家家富,每人十棵樹。[詳細]
習近平總書記先后6次對“右玉精神”作出批示指示。2020年考察山西時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發揚“右玉精神”,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。[詳細]
70余年時間,一代又一代右玉人,歷盡艱辛種下一棵棵樹,將綠意灑遍塞北大地。如今,一代又一代右玉人懷著初心,要將綠色富民產業做大做強,不忘初心繼續綠色接力。 [詳細]
近年來,右玉縣委在全域綠化的基礎上,把植樹造林的“接力棒”變為致富的“接力棒”,對綠色提質增效,帶領干部群眾踏上了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的新征程。 [詳細]
如今的右玉縣,天藍、山青、水綠,城市美、村莊秀,而最能體現右玉人生活常態的莫過于那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臉龐。在右玉這片綠色家園中,美好的日子才剛剛開始,共享綠水青山、處處“金山銀山”。[詳細]
70多年來右玉能不斷鞏固提升生態建設成果,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本構建起縣委領導、政府負責、部門分工、社會協同、全民參與、法治保障的生態法治化工作機制和生態文明建設體系。[詳細]
2021年10月,我省遭遇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,37條河流發生50立方米/秒以上的洪水,42座水庫超汛限水位運行。[詳細]
一度受災破敗的村莊展現出全新的面容,在馮南垣村東口的照壁上,“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”十二個大字在太陽的照耀下格外醒目。[詳細]